彝族古今服飾漫談
...
彝族古今服飾漫談文/朱文旭服飾是民族文化重要內容之一。它是各個民族千百年文化傳承的載體。它也是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綜合表現。強烈反映不同的民族崇尚習俗和宗教信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各民族的服飾也在發(fā)生變化。彝族服飾也不例外。如何保持和發(fā)揚光大傳統服飾的同時也對服飾進行一些商品開發(fā)利用的問題值得探討。因為服飾也是民族手工業(yè)重要產品,同時作為旅游文化商品應該進行大力開發(fā)以此發(fā)展地方經濟。
一、彝族傳統服飾文化彝族很多支系的他稱是以他們的服裝而得名的。例如涼山的所地支系他稱“小褲腳”;圣乍支系他稱“中褲腳”;依諾支系他稱“大褲腳”。云南地區(qū)有的彝族支系婦女戴紅帽穿紅披肩的他稱“紅彝”;有的彝族支系婦女身穿花圍腰的他稱“花腰”;有的彝族支系婦女戴雞冠帽的他稱“雞冠族”。過去叫甘洛彝族叫“甘洛俄比”意為甘洛人男人頭發(fā)挽成椎髻。
有關彝族服飾的歷史情況在漢文史志中有所記載。大家知道,司馬遷是第一個記述西南夷社會歷史情況的西漢史學家。也是第一個親自到達彝族地區(qū)的西漢史學家。《史記、西南夷列傳》:“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椎結、耕田,有邑聚。”《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國,東接交趾,西有滇國,北有邛都國,各立君長。其人皆椎結、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其外有嶲、昆明諸落,西極同師,東北至葉榆,地方數千里。無君長,辨發(fā),隨畜遷徙無常。”隋唐時期,漢文史志中以烏蠻和白蠻指稱今天的彝語支民族和彝族。古代涼山的烏蠻和白蠻與后來的黑彝和白彝有關。以黑彝自稱的彝族服飾以黑為主,以白彝自稱的彝族服飾以白為主,這種現象在唐代漢文史志中就有所記載。唐咸通三年(公元862年)三月,唐朝廷遣使樊綽前往南詔地區(qū)調查社會和軍事情況,為唐王朝出兵南詔地區(qū)做一些必要的前期工作,樊綽在經過今天的涼山地區(qū)時他親眼看到的彝族風土人情情況記述了下來。《蠻書》卷一:“烏蠻男則椎結,女則散發(fā)。見人無禮節(jié)拜跪。三譯四譯乃與華通。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二百家小部落,亦有小鬼主。一切信使鬼巫,用相制服。土多牛馬,無布帛,男女悉披牛羊皮。”
《蠻書》卷四:“磨蠻,亦烏蠻種類也。土多牛羊,一家即有羊群。終身不洗手面,男女皆披羊皮。俗好飲酒歌舞。”其中“椎結”一是可能指“天菩薩”,一是可能指“英雄結”。特別是涼山彝族至今男子留“天菩薩”和扎“英雄結”。在婦女服飾方面,《蠻書》卷四:“勿鄧地方千里,有邛部六姓,一姓白蠻也,五姓烏蠻也。又有初裹五姓,皆烏蠻也,居邛部(今越西一帶)、臺登(今冕寧一帶)之間。烏蠻婦人以黑繒為衣,其長曳地。白蠻婦人以白繒為衣,下不過膝。”另外在《舊唐書》《新唐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彝族地區(qū)至遲在西漢司馬遷到西南夷區(qū)時已進入奴隸社會,因此,從樊綽記述彝族婦女服飾來看,烏蠻婦人以黑繒為衣其長曳地。這部分應該是以黑彝自稱的部分貴族。白蠻婦人以白繒為衣,下不過膝。這部分應該是以白彝自稱的彝族百姓。一般情況下曳地的衣服褲子不好干活。彝族男子留“天菩薩”和扎“英雄結”披“擦爾瓦”和披披氈的形象不僅與漢代司馬遷《史記》所載“西南夷”中的彝族“椎結”服飾相合,而且與云南昭通晉朝霍氏墓壁畫中彝族頭梳尖髻、身披披氈的形象相合。古今服飾可以明顯地看出差別不大。
清朝《越嶲廳志》:“倮羅人性最惡,刻木為信,男子摘須,腰系皮繩索,以帕裹頭,夜不解刀,居山頂以板蓋屋,刀耕火種,性喜獵。男女紐發(fā)盤頂上,下身衣土繡花長衣(裙子),赤足無履,外披氈衫為上。”
清朝《冕寧縣志》:“倮羅其人性狠好殺,挽發(fā)作髻,著長衣,腰系皮帶,頭裹帕,赤足,身佩刀劍,居板屋。婦人紐發(fā)盤頭上,身著繡花長衣(裙子),無褲,赤足,外披細氈衫。”
清朝《東川府志》:“倮羅居板屋,上壓石,性偷惰,喜劫殺其酋長。椎結帕首大若盤盂。婦人衣綺羅,其余男子椎結帕首,耳附大金銀環(huán),青布短衣,剪各色布綴毛褐為筒裙,尖頭大鞋,肩披青氈一片。”民國《路南縣志》:“夷人俗名曰倮羅,男子衣粗麻布,披羊皮或羊毛氈,項掛銀圈,以青布套頭,紅布纏腰。婦女編發(fā)以青布鑲紅綠色頭,海貝雜珠盤旋為髻,耳貫大環(huán),足著花履或赤足,紅綠滿身皆自染彩,銀扣銀泡連綴胸前。”明朝《尋甸府志》:“黑倮羅頭戴黑氈笠,遇尊長則去其笠,露頂為禮。白倮羅大抵與黑倮羅同。”
彝族服飾種類繁多,色彩紛呈。彝族服飾以不同性別和不同年齡,一般可分為常裝、盛裝、婚服、喪服、祭服、戰(zhàn)服。常裝是平常生活中所穿的服裝。盛裝是紅白喜事時所穿的服裝;榉诵吕、新娘所穿的服裝外,還包括新娘的蓋頭巾。涼山地區(qū)彝族新娘的蓋頭巾叫“勒播”。上綴以銀飾物和各種花邊,平常各家都有保存。喪服叫“格模”。有老人的家庭一般都要在老人去世前定做好放在柜子里。做喪服要什么布料要什么顏色比較講究。祭服也叫畢摩服裝。戰(zhàn)服分頭套、上裝、護肘等。上裝叫“先”,是由牛皮硝好后先做成衣服,然后在上面縫上鐵片。護肘叫“邊部”,由比較厚的牛皮做成。上面漆上各種顏色的漆花紋。各地彝族傳統的民族服裝形式多樣,各具其地方特色。有人到彝族地區(qū)以后,看到彝族各個不同的支系服裝,曾經開玩笑說:社會上流行什么服裝,彝族就有什么服裝。例如社會上流行大褲腳,彝族服裝有大褲腳;社會上流行中褲腳,彝族就有中褲腳;社會上流行小褲腳,彝族也有小褲腳。涼山地區(qū)通常以大褲腳代稱“依諾”支系;中褲腳代稱“圣乍”支系;小褲腳代稱“所地”支系。大褲腳大的像裙子,小褲腳小的像衣服的袖子。比較常見的如涼山、黔西一帶,男子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也有的地區(qū)如涼山布拖一帶以黑色小褲腳長褲為主。女子一般穿鑲邊或繡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長裙,裙綠鑲以多層色布,色調和諧,美觀大方。
二、彝族服飾變遷有關問題根據資料統計,彝族有六十多個支系。這些支系的來源和形成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形成了自己支系的民族文化特點。這些特點一是語言,一是服飾。他們的語言就是不同的方言土語,他們的服飾就是不同的彝族支系服裝。同時,往往他們所說的方言土語和他們所穿所戴的服飾是一致的。所以,彝族這么多支系這么多服飾形式要作介紹和比較研究,那是一件既很有意義又很復雜的工作。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遷,彝族服飾也發(fā)生了很多變化。這些變化可以說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很多地區(qū)傳統服飾已經改為現代服裝,在社會生活工作中帶來了方便,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從年輕人到老年人不再重視民族服飾,只有個別地方保留民族服飾,F代服裝在給彝族人們生活工作中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對傳統服飾的沖擊。彝族服飾變化不好的一面是千百年來代表民族傳統文化的東西眼看著一天天在變化在消失。雖然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但是彝族服飾作為民族傳統文化的東西應該盡可能地保留下來是大家的共同愿望。例如短短幾十年的時間有些過去常見的民間制作服飾的方法和工具現在都已經很難見到了。
大家知道,任何民族和個人對事物的認識都是有局限性的。這種局限性主要表現在某一時期某一階段人們對周圍環(huán)境和周圍事物的功利性。例如過去大砍樹林,致使土地荒蕪,洪水泛濫,人們才開始意識到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所帶來的后果及其深層原因。摧殘傳統文化的文化大革命時期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很多寶貴的文化遺產遭到滅頂之災。廟宇被搗毀,菩薩被砸爛,上千年的牌坊被扳倒。當時偏遠的彝族山寨中也未幸免,男子必須剪去“天菩薩”,女人必須脫掉裙子換褲子。換一個角度說,任何民族和個人對事物的認識也總是在實踐中不斷前進的。等到惋惜過去所破壞掉的東西時為時已晚。當然有些東西可以復制,而有些東西是不可復制的。所以,世界教科文組織有一個文化遺產保護委員會專門對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遺產進行針對性的保護。任何進入保護目錄的東西都要求保持原樣。它是人類社會共同的財產。常言道:民族特色的東西也是世界特色的東西。
其實,彝族傳統文化例如服飾不僅是彝族的文化遺產,也是吸引國內國外游客的旅游資源。特別是內地游客和國外游客一般都喜歡民族地區(qū)的民族風情。其中服飾是最直觀也是最有吸引力的民族風情之一。現在隨著中國在國際上地位的進一步提高,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各民族間的團結和社會的穩(wěn)定,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舉辦2008年奧運會等,這些外部環(huán)境和內部環(huán)境已經形成很好的國外游客到中國游、國內游客到各地游的氣候。
我認為一方面在輿論上要正確引導廣大彝族群眾珍惜本民族傳統服飾使之發(fā)揚光大。像2004年昭覺縣舉辦的彝族服飾文化節(jié)就起到了向廣大彝族群眾宣傳引導的作用。其影響是深遠的。一方面要在原來傳統服飾的基礎上開發(fā)彝族服飾商品。彝族服飾作為旅游文化商品在制作上應該考慮這樣兩個因素,即一類是地地道道的傳統型服飾,從布料到花紋都非常講究,這部分彝族服飾商品主要滿足本民族的消費者。從我了解的情況來看,本民族要買彝族服飾商品一般都講究是不是制作得地不地道。不喜歡改良型的。另一類是改良型彝族服飾商品。這部分彝族服飾商品主要滿足一些喜歡彝族服飾的人們和來當地旅游消費者。他們一般不喜歡臃腫地道的傳統服飾,而是喜歡輕飄亮麗的改良型彝族服飾商品。大家知道,彝族傳統服飾一是“重”、二是“暗”、三是“土”。所謂“重”就是用布制作的一件裙子就有一二十斤。而用綢子做的只有三四斤重。所謂“暗”就是色彩暗淡。衣服、褲子和裙子都是布料色彩比較灰暗。只是簡單點綴一點紅、黃、綠條紋。而改良型衣服、褲子和裙子都是色彩鮮艷的綢子做底子。所謂“土”就是傳統的衣服、褲子和裙子外觀顯得土里土氣。一看就知道鄉(xiāng)下人穿的服裝。
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地處大涼山彝族聚居地腹心地帶。值得一提的是其地理環(huán)境為涼山彝族不同支系雜居的會聚之地。三個支系居住的方位猶如彝族家里的三鍋莊。居住在東北方的是大褲腳“依諾”支系;居住在西北方的是中褲腳“圣乍”支系;居住在西南方的是小褲腳“所地”支系。他們方言土語不同,服飾更是各有自己的支系特色。豐富多彩的服飾文化需要人們不斷發(fā)揚光大。昭覺縣舉辦“2005中國彝族服飾文化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探討燦爛多彩的彝族服飾文化既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又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其意義在于宣揚傳統文化,以此帶動旅游業(yè)發(fā)展。
附記:我看了2011年12月12日“彝學網”上鞭言《彝族服飾是復制品文化垃圾嗎?》一文說某彝族校長說彝族服飾是復制品文化垃圾之類的話,如果真的這么認為的話那他就是垃圾校長。自己把自己看成是時代的垃圾就行了。我也曾經在一些學術會上聽到個別所謂領導議論別人文章是文化垃圾。我認為這樣至少是不尊重別人的勞動。
我這篇關于彝族服飾的小文寫于2005年昭覺服飾節(jié)前后,一晃多年過去,如今發(fā)在網上供大家審閱。
作者: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教授聯系電話: 13671221234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