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高手剪出濃郁“涼山味道”
[IMAGE]
彝族人物剪紙作品。
[IMAGE]
黃文才在剪紙。
一張彩紙、一把剪刀、一把刻刀、一個墊板……兩分鐘后,幾朵造型精致的紙花躍然指尖。日前,記者來到黃文才的家,他正在設計2015年十二生肖的剪紙圖案。與常見的生肖剪紙圖案不同,黃文才設計的圖案融入了眾多涼山彝族文化元素。
黃文才是西昌市第一小學退休美術(shù)教師,從小來到?jīng)錾缴,并扎根涼山。在涼山文化的浸潤下,精通繪畫和剪紙的他創(chuàng)作的作品,幾乎都帶著濃郁的“涼山味道”。
1940年,出生僅4個月的黃文才隨父母來到?jīng)錾街堇撞ǹh。幼時,因為紙、筆很珍貴,黃文才就地取材,利用各種能繪畫的工具畫畫,樂此不疲;年齡漸長,由于沒有老師和教材,他就仔細學習縣城文化墻上的每一幅繪畫作品。經(jīng)過多年勤學苦練,1957年,黃文才考入涼山民族師范學校時,已掌握了多種繪畫技巧。
在師范學校,黃文才對剪紙產(chǎn)生了興趣。同學的廢書、廢報紙,都成了他的寶貝。畢業(yè)后任西昌一小美術(shù)教師期間,他完成了大量作品,創(chuàng)作的《彝寨風情》、《快樂的諾蘇》、《飛旋的察爾瓦》等剪紙作品,先后獲得國家級、省級大獎。
[IMAGE]
黃文才展示剪紙作品。
退休后,黃文才仍然堅持創(chuàng)作。在黃文才家中,隨處可見剪紙作品,有打著黃傘、彈著月琴的彝家姑娘,有彝海結(jié)盟的恢宏故事,有邛海湖畔的山水美景……“要能跟上時代。”雖已年過古稀,黃文才也學會了上網(wǎng),從網(wǎng)上學習最新的技藝。前段時間,在網(wǎng)絡上熱傳的華裔女藝術(shù)家李寶儀的剪紙作品深深吸引了黃文才,“她的剪紙手法和技術(shù)手段新穎。”黃文才感嘆不已:“可以學的東西還很多。”
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lián)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wǎng)-源涼山新聞網(wǎng)/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