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補拙下一句是什么?勤能補拙出自于哪里呢?勤能補拙寓意是什
勤能補拙下一句是什么?勤能補拙出自于哪里呢?勤能補拙寓意是什么意思呢?
在黃庭堅的《跛奚移文》中這樣說道:“截長續(xù)短;鳧鶴皆憂;持勤補拙;與巧者儔。”;在這里勤能補拙下一句就是“與巧者儔”;黃庭堅的意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上帝關(guān)上了門,卻會打開一扇窗,用優(yōu)秀的一面去彌補不足的一面,這雖要比別人勞累些,但也能達到其他人的水平。
北宋五子之一邵雍的《弄筆吟》中勤能補拙下一句及原文:
“人生所貴有精神,既有精神卻不純。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輸勤。因饑得飽飽猶病,為病求安安未真。人誤圣人人不少,圣人無誤世間人。”在這里邵雍對“勤能補拙”持著一種負面的態(tài)度,邵雍認為人世間很多人為了目標奮斗,努力的動機卻是不純的,為達目的弄虛作假。
勤能補拙下一句最廣為人知的還要屬數(shù)學(xué)家華羅庚的名言:“勤能補拙是良訓(xùn),一分辛勞一分才。”在這里勤能補拙下一句就是“一分辛勞一分才”。
勤能補拙下一句出自于:
宋·黃庭堅《跛奚移文》與宋·邵雍《弄筆吟》
勤能補拙下一句的意思和用法:
后天的勤奮能夠彌補先天的不足、缺陷;可以作為主語、賓語
勤能補拙下一句的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xué)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xué)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書法作品:《松風(fēng)閣詩帖》《諸上座帖》。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堯夫,北宋著名理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道士、詩人,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并稱“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讀書并游歷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師從李之才學(xué)《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xué)有大成,并著有《皇極經(jīng)世》《觀物內(nèi)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
勤能補拙下一句故事簡介:
公元825年,唐敬宗將杭州刺史白居易調(diào)任蘇州刺史,蘇州是唐東南地區(qū)最大的州,地方事務(wù)繁雜。白居易上任后謝絕了所有的宴請,一心處理政務(wù),很快就熟悉當(dāng)?shù)氐那闆r,整頓吏治,贏得老百姓的好評。他認為自己生來笨拙只有靠勤奮才能來彌補;而出現(xiàn)了勤能補拙這個成語。
該文章源于百度百科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小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