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起,州奴隸社會博物館將舉辦“涼山州第一次全國可移動
5月18日起,州奴隸社會博物館將舉辦“涼山州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
“一普”中的部分精美文物。
三年來,我州累計上報國有單位43家,全州普查出文物總數(shù)18463件/套,在全省21個市州中位于前列。
“涼山文物的家底、傳家寶,將與世人見面了。”5月18日,州奴隸社會博物館將舉辦“涼山州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展覽“一普”中的部分精美文物。
作為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的一個單元,和全國的步調一致,我州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簡稱“一普”)工作已經(jīng)告一段落,5月18日,將在州奴隸社會博物館舉辦“涼山州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其中的部分精美文物,
肯定會讓你對涼山的過去產生濃厚的興趣。
“涼山文物的家底、傳家寶,將與世人見面了。”州奴隸社會博物館副館長鄧海春說。到底有多好看,多驚嘆,到時候到瀘山腳下的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看看就知道了。
啟動“一普”
給可移動文物建檔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是建國60余年來我國首次針對可移動文物開展的普查工作。它集中技術和人才力量,對我國可移動文物進行全面調查登記,并建立全國可移動文物信息登錄平臺和數(shù)據(jù)庫,從而實現(xiàn)全國文物信息資源的整合利用和動態(tài)管理。
文物是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正因如此,2012年10月,國務院正式啟動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我州立即著手制定方案,成立了“涼山州一普辦公室”,并全面部署、統(tǒng)籌協(xié)調,做了大量工作。
在州委、州政府、省文物局、州文廣新局的關心和重視下,我州17個縣(市)普查機構的人員、經(jīng)費和設備迅速落實到位,為“一普”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歷時三年
共普查文物18463件/套
“一普”歷時三年,分為準備、實施和驗收三大階段,除文物部門自身而外,還對全州所有國有單位進行了文物收藏摸底調查,并在后期多次回訪,確保數(shù)據(jù)真實有效、全面覆蓋。每一件文物的信息采集,都要經(jīng)過文物認定、運送、拍攝、尺寸測量、數(shù)據(jù)錄入等眾多步驟,并填報14項基本指標、11類附錄信息以及照片影像資料、收藏單位基本情況等各類信息,建立起完善的文物檔案,最終完成文物信息的登錄、匯總、上報與審核。三年來,我州累計上報國有單位43家,全州普查出文物總數(shù)18463件/套,在全省21個市州中位于前列。
為確保“一普”工作有序推進,我州多次選派業(yè)務和技術骨干參與省級相關培訓,同時也分階段、分步驟組織全州普查工作人員進行學習,集中解決各階段存在的問題。涼山州博物館承擔了“一普”中的協(xié)助、指導和人員培訓等工作,三年來共進行相關培訓3次,培訓人員百余人次,內容涵蓋“一普”工作的方法措施、標準規(guī)范和技術路線等,并選取越西、鹽源、會理等5縣(市)進行試點,各試點單位率先完成普查工作。
5月18日
看不一樣的“涼山世界”
目前,我州“一普”工作告一段落,對州內的可移動文物存在和保護現(xiàn)狀有了全面的掌握。5月18日起,將在州奴隸社會博物館舉辦“涼山州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展覽“一普”中的部分精美文物,以對該項工作做一次回顧和展示。此次展覽將持續(xù)到7月上旬。
“四千年的漫漫時光,在涼山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無數(shù)寶貴印記,民族遷徙融合、政權興衰交替,更在這里扎下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從某種意義上說,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是從文物開始的,文物將過去和現(xiàn)在緊緊咬合,穿越時空的界限,與歷史對話。”在長達四十余年的探索中,涼山的文博工作者們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大批地面地下文物,它們以其獨特的區(qū)域特點和文化特征,為我們還原了涼山的歷史長卷。在歷時三年的“一普”工作中,普查工作人員更為每一件文物建立了全面細致的檔案,通過這些資料足以對我州可移動文物的數(shù)量、分布、本體特征、人文信息和保存情況有詳細了解。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lián)系,及時刪除,涼山州網(wǎng)-涼山彝族自治州新聞媒體平臺(m.pro-occase.com)
源涼山新聞網(wǎng)/圖百度圖庫